留学生的精神压力与心理健康

“我恨他们,恨他们把我送出去。”

“别人有多羡慕,我就有多孤独。”

环顾四周是空无一人的寂静,食物是泡面,朋友是电脑。而一直反复说这些话的,是一位名叫小薇(化名)的中国留学生。

她今年刚满20岁,独自在美国漂泊了5年。和出国之前比起来,父母眼中的小薇就像“完全换了一个人”

“我恨他们把我送出去”

据杭州都市快报报道,四个多月前,小薇在母亲的陪同下找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胡少华副主任医师。

初次看到小薇,“她中等个头,一米六左右,只有八九十斤的样子,气色很差,两眼无神,不太说话,完全不像20岁的大学生。”胡医师说。

面对医师,小薇渐渐打开了话匣,开始抱怨国外的同学、老师以及住家主人。小小年纪漂泊在外的她,其实很不喜欢国外的环境、食物、交通,周围的一切在她眼里都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5年,小薇的言语之中,多了一丝对父母的憎恨,她恨他们把自己送到这样一个没有关爱,没有帮助的地方。看着眼前这个充满负面情绪的女儿,母亲感到十分陌生。

小薇的父母是做生意的,家庭条件富裕,又只有小薇一个独生女,很是宠爱。而小薇也是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她成绩优秀、性格开朗、长得也漂亮。

初中毕业后,小薇赴美留学。刚到美国时,小薇借住在亲戚家,由于生活饮食都有亲戚照应,多少缓解了她在异国他乡求学的紧张心理。

一年之后,小薇觉得总是打扰亲戚不太好,于是提出要搬出去住。通过当地中介,小薇接触到了第一家寄宿家庭。但由于巨大的文化差异,小薇在第一家寄宿家庭的生活并不快乐,而且少有沟通,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

后来,小薇顺利考上了大学,学服装设计。大学第一个学期,她选择了住校。原本以为问题可以得到缓解,但在新学期伊始,小薇就发现了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她无法融入课堂,跟不上课堂节奏,也听不懂同学之间的笑话,渐渐的,这种“被排挤”的感觉越发明显,她感觉周围的老师、同学好像都在和她作对,以至于时常被嘲笑。

她从一个活泼开朗的少女变得自卑起来,越发不愿和人交谈。

第一个学期结束,小薇搬出宿舍,开始了住家生活。

“那是一个四口之家,男女主人,还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读初中,小儿子读小学,家里还有一条狗。”

他们都很自私,特别是他们的小儿子,我房间的网断了,需要重启路由器,如果刚好碰到他在玩游戏,他就不给我重启,要我等着,有一次,我足足等了两个多小时。”

小薇过得十分压抑,但大洋彼岸的父母对此并不知晓。在和父母视频通话时,小薇总是佯装开心,“我不想让他们为我担心”


图片来源自网络,版权归于原作者

直到半年前,小薇的父母来看小微,推开房门的一刹那,他们发现,自己曾经可爱灵动的女儿病了。

“我真的惊呆了,完全不敢相信。”小薇的母亲描述当时的情景,“她穿着睡衣,头发乱糟糟的,一点都不像个姑娘家,屋子里一股泡面的味道,电脑桌前全是吃剩的快餐面。”

后来,妈妈才知道,小薇已经三个月没去上课了,这三个月她哪儿也没去,就待在那个不到20平方米的房间里,饿了就吃泡面,吃完就上网,玩累了就睡觉。

父母赶紧将小薇带回国内接受治疗,经过四个多月的治疗,小薇如今开朗了很多,并有意继续回美国完成学业,积极地面对生活。

“三次自杀 一再求死”

小薇在某种维度是幸运的,设想倘若不是小薇的父母及时发现女儿的“不正常”,并把她带往医院治疗,后果可想而知。

但就在前不久刚过去的清明节,一位名叫晓磊的留学生却吞枪自杀。

晓磊自杀当日,远在国内的母亲陈睿还在等着儿子回国度假,万万没想到等来的却是儿子的验尸报告,母亲当即买好当天的机票飞到旧金山。然而4月11日,真的来到了旧金山的陈睿,还是不出预料地看到了儿子的尸体。

验尸官出具的报告显示晓磊是吞枪自杀,警方还从死者的电脑中发现他生前曾上网搜索自杀的方法。在与警方确认儿子的死因时,陈睿才知道:此前,儿子也曾两度自杀,一次上金门大桥、一次是吞药。

自今年4月5日开始,同屋的室友小邓已经两天没见晓磊的踪影,拨打手机也毫无反应。4月8日,他打开房门才发现晓磊已经倒在血泊中。

晓磊生前喜欢枪械和射击,通过黑市花了1千多元购买了一把手枪。但谁都没想到,他最后是用这把手枪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晓磊的校友小方表示,晓磊因为两次自杀未遂曾求助过心理医生,医生怀疑是抑郁症所致。

其实母亲陈睿也知道儿子在服用处方药,但远在中国的她根本无力帮助,也未曾想到,儿子的病竟然严重到了这个地步。

和很多的单亲家庭一样,陈睿对晓磊宠爱有加,在用钱上从不手软。出去学费和房租,她一个月还要给晓磊2200美元的“餐费”。陈睿说,送晓磊出来读书的这七年,她前后花了1000万人民币。

但手握信用卡的晓磊并不快乐。

晓磊自2011年来到美国,进入旧金山大学(USF)念书,但因为学习成绩达不到要求,曾先后办理休学及退学。

陈睿也说,晓磊眼看着身边同期入学的同学顺利毕业、或攻读研究生,自己却迟迟不见毕业,对此更是耿耿于怀。

学业上的巨大压力和家庭的投入,很可能就是导致晓磊患上抑郁症的罪魁祸首。

“为何留学生频频自杀”

随着留学生群体的不断壮大,留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

就在昨天上午,一名纽约大学医学院的华裔女生在位于基普湾(Kips Bay)的学校宿舍内自缢身亡,警方在上午10点多接到报警后前往现场,警方发现该学生的尸体被一根绳子吊住。

当我们将2017年的时间轴倒推,竟发现这份关于中国学生的非正常死亡名单有如此之长…

2017年12月,美国常春藤名校康奈尔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田妙秀(音译),在期末考试期间,被发现于在其所住公寓中自杀身亡,自杀原因疑为抑郁症。

2017年10月,在美国犹他大学攻读生物学博士的唐晓琳,选择在金门大桥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2017年2月14日,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UCSB)就读的20岁中国女留学生刘薇薇被发现死在宿舍内,曾就读中国广东佛山第一高中;

2016年12月,俄亥俄州立大学一名来自中国天津、品学兼优的留学生刘凯风在家中自杀身亡;

2016年11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来自中国上海的留学生杨志辉自杀身亡;

2016年1月,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中国留学生小陆(音译)跳冰湖自杀;

2015年1月27日,耶鲁大学中国留学生王璐畅从金门大桥跳入旧金山湾自杀;

2014年8月21日,加州州立大学富勒尔顿分校中国留学生林旭(音译)跳楼自杀;

2012年10月26日,素有“MIT才女之称”的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中国留学生郭衡(音译)上吊自杀…

和很多人想象中不同的是,这些饱受抑郁症摧残的孩子,不是班级的“吊车尾”,相反,他们往往成绩优异,表现出色。

在父母和亲戚朋友们的眼中,他们的生活应该像朋友圈里展现的一样,积极向上丰富多彩。

一位名叫田妙秀(Tian)的女留学生在自杀前,甚至还在朋友圈若无其事地分享歌曲。

更令人意外的是,每每有留学生自杀的消息传到网络上,大家给出的往往不是鼓励,而是嘲讽:

留学生的心理素质就是差,多大点事!

真自私,自杀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的爸妈?

抑郁症是富贵病,这些孩子都出生在有钱人家,吃不了苦。

但事实真的如此嘛?


图片来源自网络,版权归于原作者

父母们只看到孩子光鲜的成绩和未来,又有谁真的关心过他们背后的无助和彷徨?

“我的微笑是我的保护色”

早在2013年,耶鲁大学就曾发布过一份研究表明:45%的中国留学生称曾出现过抑郁症状,29%的人称有焦虑症状,而美国大学中常规的焦虑及抑郁比例只有13%。

学习障碍,文化冲突,远离家乡的孤独,家庭过高的期望,这些压力如影随形,压的留学生们没有丝毫喘息的机会。


图片来源自网络,版权归于原作者

而在2009年澳洲一项调查报告显示:留学生的自杀倾向比本土学生高四倍。


图片来源自网络,版权归于原作者

学习压力、语言文化不畅、封闭的留学生小群体,这一切都是抑郁症滋生的温床。

跨语言、跨专业所带来的学习障碍,独自在外漂泊的孤独,家庭过高的期望…这些东西,都会像沉重的负担一样,狠狠扼住命运的脉搏。

很多中国父母都以孩子能出国留学为傲,但留学也并不是人人适合。如果把性格并不适合留学的孩子硬推去留学,很可能是将孩子的人生之路置于一片灰暗。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在两年前举办过一场《我的另一面(The other side of me)》的摄影展,照片中一张张微笑的脸庞,却刺痛了不少人的心。

图片来源自网络,版权归于原作者

很多留学生们都不能坦然地面对抑郁,主要还是与长期受到压抑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关,很多留学生们都不敢把自己的病情告诉父母,一方面是怕父母担心,还有一方面是怕别人觉得自己矫情。

于是,我们拿起电话,装作开心的样子,挂掉电话就会大哭一场。


图片来源自网络,版权归于原作者

“关于抑郁症”

“抑郁是24/7全年无休的,就像是在过膝泥潭里深陷,只要停止一挣扎,你就会被淹没。”

抑郁就像是失去了感知快乐的能力,很少有人能够把自己抑郁的事实说出来,这是因为即使是去找朋友倾诉,也会发现向别人解释本身就是一件精疲力竭的事情。

虽然平时看上去和常人无异,也能参加聚会和活动,并能从中感受到真诚的快乐,但这并不表示他们已经走回了灰暗时期的阴影,只是那一刻,那一天,他们赢得了战役的胜利。

一个知乎上的留学生曾经这样形容她在抑郁期的状态:

生理方面:

1、严重嗜睡,且睡不醒,特别容易陷入睡眠,不分时地,即便是刚睡了15个小时,即便是重大考试,甚至公交车站;

2、记忆力减退。严重的时候甚至5秒钟之前刚刚看过的东西都会忘记;

3、语言表达能力退化;

4、感知钝化。感觉不到情绪的存在,不是悲伤而是一片空白和麻木。

5、特别容易疲惫。学校一会儿就感到筋疲力尽,说上几分钟的话就感到自己要被掏空了。

心理方面:

1、严重自我否定,自卑。觉得自己不值得,配不上。觉得别人都比自己好很多。

2、过于敏感,会把细节的信息无限放大,尤其是负面的细节和信息,而后在内心世界引起巨大的反馈。

3、过度自责。亲密关系中出现一些小争执,甚至算不上争执,也许只是对方一个表情和语气稍微强硬一些,就会开始道歉,即便得到对方谅解,也还会沉浸在自责的情绪中很久。

4、既期待亲密关系,又害怕。害怕自己给别人带来麻烦,尤其是关心自己的人,也怕别人讨厌自己而真正离开。

5、伤春悲秋,会陷在一些宏大虚无的命题中出不来。有时候都会嫌弃自己太矫情啦,但是眼泪总是在意外的时候出现。

6、会把不相关的负面的情绪和信息联系在一起,从而否定自己和生活甚至生命。经常脑子里几个声音和画面同时出现,尤其是当陷入负面太深的时候。

7、自杀倾向。每天都很痛苦,总想快点结束,甚至有时候期盼一场无法抵抗的意外。

害怕接踵而至的论文和考试,害怕挂科后同学的耻笑,害怕毕不了业家长的担忧,更害怕未来找不到工作。

别人眼中灯红酒绿的留学生活,于很多留学生而言,实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

我们要告诉自己及身边患上抑郁症的朋友,抑郁症并不是一种羞耻,也并不是懦弱的表现,它就像是一场病毒性感冒,也许治疗药物和方式不太相同,但和其他的病症并无区别。

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弃置不顾,顺其自然;也不是如临大敌,紧张逃避,只有孩子和家长都对抑郁症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才能引导患者正确面对和接受引导。

这世上,大家都在拼命过着普通的生活。

对留学生们来说,未来道阻且长,但日子还要继续。如果你的心生病了,就请稍稍停下脚步,别忘了,即使漂泊异乡,你也绝不是孤身一人。

来源:2018-05-02 11:28:43  精英说